那些常說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電影歸電影、遊戲歸遊戲、動漫歸動漫、教育歸教育的朋友,在這一陣風波期間,有感受到一絲不對勁嗎?不到一週,跨國大企業和偉大作者都在告訴全世界,沒有什麼政治歸政治,因為NBA、《南方公園》、暴雪、井上雄彥《灌籃高手》、Tiffany、FIFA等等,不管是什麼國家的什麼產業,都會遇到在自我閹割民主自由和或堅持良知被中國嗆抵制之間,做出選擇的狀況
面對一連串綿密且猛烈的假訊息攻勢,難道我們僅能坐以待斃,而沒有任何反擊呢?莊總經理認為,不能把所有對抗假新聞、假消息的責任全都交給政府,一旦執法過當,恐將對言論自由造成二度傷害例如,Common App的論文已經描述了學生的領導潛力和團隊合作,那麼這一題就拿來討論他的一項個人嗜好。

其實這麼做,只會讓你看起來跟其他申請者沒什麼兩樣,所以我們建議一定要做好事前的自我探索,包括問自己一連串對的問題,找到做每件事的核心價值。申請美國大學,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輩子一次的事,所以我們常常會在免費評估時,跟學生及家長解釋申請美國大學各項文件的意義,其中又以申請論文(essay)最為重要,這一篇我們就來聊聊申請論文的重要性及種類。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看完了我們對論文題型的解釋,相信你對論文有更多瞭解,就算最後只需要交出一篇論文,也要記得,論文是學生在申請過程中,最能凸顯自我與他人不同的文件,一定要提早開始準備,多花點心思構思。這些補充論文的題型大多會圍繞在「為什麼選擇這間學校?」「為什麼選擇這個主修?」其中也不乏有些創意題,除了想進一步瞭解學生,學校也想看看學生為申請做了多少功課。我們通常會花很多時間跟學生討論,瞭解他們的獨特故事,再放進一些策略思考,希望這一題的主軸,是其他論文題材沒有涵蓋到的特質。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調申請論文是申請美國大學文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從上面列出的文件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表格或紀錄都是數據及條列式的文字,如果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選修的課程或參加的活動都很相似,那麼大部分的申請文件可能看起來都一樣,唯一不同且又是學生能自我掌握的,就是申請論文。所以大學透過這篇論文,可以更加瞭解學生在特定領域的興趣,學生也可以用這篇論文,再次強調自己的熱情及優勢。4. 交友問年齡是一個禮儀 很多台灣朋友,來到韓國旅行、求學、求職,經常遇到很愛打聽個人「隱私」的韓國人,特別是年齡,換句話說,韓國人開口的前幾句,一定會問對方年齡、幾年生等問題,讓台灣人深覺「無禮」,怎麼可以草率地詢問對方年齡,甚至還是第一次見面。
搭計程車時,有些計程車不帶反方向的乘客,台灣朋友若是夜深攔到計程車、司機卻不載的話,有很大的因素就是站錯方向,這只是一種文化差異,只要趕緊到馬路的另外一邊就行了。」這樣的職場性別不平等或不友善,不僅是發生在當地人,也會發生在外國人身上,想去韓國工作的朋友得多多注意。與韓國人喝酒,我們可不能像在台灣一樣自己幫自己倒酒,這樣的舉動會讓韓國人認為是無視對方的存在,且當地也有自己倒酒會讓坐在對面的人倒楣三年說法。萬一對方酒杯還有剩下酒(儘管只剩1/5)呢?可別急著幫對方倒,因為對方可能是透露出「我喝不太下」、「讓我慢慢喝」等訊息呢。
但要注意,韓國人喜歡混酒,諸如「燒酒」加「啤酒」的「燒麥」(소맥, so-maek),都是十分常見的喝法,不會喝的人,盡量就不要跟韓國人拼酒了,且最好於酒攤上「一酒到底」,若喝啤酒就喝啤酒到底,不要混喝。若是同年生,韓國人可能馬上就裝熟,叫起「朋友」(친구)、「同歲」(동갑,「同甲-」)來拉近彼此距離。

因此若是看到對方酒杯空了,大家可不要分年紀長幼、輩份大小(當年我旅居韓國時,也常見老師幫學生倒酒),趕緊起身,右手拿酒,左手扶助右手臂下方,恭敬地幫對方倒上一杯。5. 婚喪節慶要準備「白包」 來到韓國求學、工作,多少都會遇到朋友婚喪節慶,參加婚禮時,記得包上祝儀金「白包」祝賀,千萬不要選用大喜「紅包」(韓國喪禮也是白包)。因此強烈建議履歷別做得太「花俏」,除了求職的證件照之外,可別自作聰明,多擺入生活照或沙龍照,也避免「中華民國美學」的太鮮豔格式。吃飯也盡量不要發出聲音喔,免得讓人覺得這個人好像餓很久了。
文:陳慶德 初到異地,除了學習語言,也要學習當地人的文化習俗由於擔心來自印尼的政治干預,例如賄賂美拉尼西亞領導人,試圖制止西巴布亞加入區域機構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MSG),所以這些國家都樂於跟中國來往。當時正值越戰,如果印尼回到共產陣營,會對東南亞戰線構成相當大的壓力,再加上當地利益的考量,美國自然不會對西巴布亞的獨立有興趣。1969年在聯合國監督之下,印尼政府在「公投」中取得西巴布亞的正式控制權。
讓中美互相牽制印尼實施不結盟外交政策,與中美雙方都保持友好關係,但不向任何一邊靠攏,也不會過份依賴某一邊的援助,以做到獨立自主。1997年,美國通過雷希法案(Leahy Law),禁止美國援助人權紀錄不佳國家的軍隊,並於1999年中止了對印尼的軍事援助。

不過建國後不久,就遭到印尼軍隊的入侵。60年代早期,蘇聯為了取得西巴布亞的天然資源,支持親共的印尼入侵西巴布亞。
西巴布亞再次爆發嚴重示威衝突,至今仍未平息。而所謂的「公投」,是由印尼政府從約100萬巴布亞人中選出1000多人,在武力脅逼之下進行投票。從地理位置來看,如果印尼向中方靠攏,會大大地牽制美國及其盟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也將為包圍網打出一個缺口。由此可見,中國在此事件中兩面兼顧。一方面,中國向大平洋島國提供援助,自2011年以來,中國已在太平洋地區提供了約15億美元的援助和低息貸款。在2017年, 聯合國更拒絕接受西巴布亞人要求重新處理獨立投票的請願,時任C24(聯合國解殖特別委員會)主席拉米雷茲指出:「捍衛成員國的主權和完整性,是我們的行動準則之一。
在發生衝突時,可以快速對中國本土進行打擊,也可以攔截中國的進攻,推前戰線。現時進一步加強軍事合作,就表示了美國暫時並不把西巴布亞衝突視作人權問題。
1963年,聯合國正式讓印尼接管西巴布亞。從當地民情來看,Freeport多年來的開採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引起當地人不滿,就算美國真的出手協助西巴布亞獨立,也未必能得到新政權的支持。
邊陲之地,被世界遺忘的抗爭相比其他類似的衝突,西巴布亞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國際關注。印尼需要中國的投資,而中國則需要印尼來增強在全球的影響力,符合中國的地緣政治利益。
美國國防部代理部長夏納翰訪問亞洲時,以印尼作為訪問第一站,並聲明於2020舉行聯合軍演,可見其重視程度。到了2018年,中印雙邊貿易額已達到773億美元,中國對印尼投資更達到23億美元,成為印尼第三大外資來源國。」似乎選擇對該地的問題視而不見。由以上兩點來看,美國對西巴布亞的忽視就顯得非常合理。
直到1965年,美國支持蘇哈托奪權,肅清除國內的印度尼西亞共產黨 (PKI),使得中俄失去當地的影響力。中國如果要在此立足,必須要擴大在南太平洋及南中國海的戰略地位,以防止美國及其同盟的圍堵。
而身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對於包圍網的完成度有很大的影響力。再加上中國歷來對人權問題的不太積極,多以經濟誘因來取得地區影響力,因此,中國沒有理由利用西巴布亞危機來批評並破壞與印尼的關係。
之後美國公司Freeport得到了當地被視為是世界三大礦場之一的格拉斯伯格礦場開採權,讓美國得到大量的礦物資源。一方面,中國試圖利用經濟利益拉攏大平洋島國,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倡議側重於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投資,與印尼現任政府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吻合。
美國在軍事上採取了圍堵中國的戰略,於日本、韓國、關島等地建立大量的軍事基地,設置海軍和空軍。之後荷蘭以讓當地人在1969年前進行獨立公投為條件,同意撤出並交予聯合國託管。簡單來說,即是印尼在中美博弈上擁有選擇權,美國無法強迫其就範。而且從中印的合作關係來看,協助獨立行動更可能讓印尼進一步向中國靠攏,得不償失。
兩位巨人到底是真正的善忘,還是另有打算?博弈為首,人權次之美國在西巴布亞當地的利益在60年代已經存在。雖然在2004年,一份耶魯大學的國際人權報告指出當年「公投」的情況,但聯合國未見有任何跟進。
文:薛明慧,張天佑(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研究助理)西巴布亞位於新幾內亞島的西部,原為荷蘭殖民地。不只是聯合國,就連在東南亞地區交峰的中美同樣沒有對事件作出任何表態。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2019年8月21日,西巴布亞省民衆示威,抗議種族歧視。當中包括大量基礎建設,像是泗水—馬都拉大橋及雅加達萬隆高鐵 ,至此中國已蟬聯7年印尼最大貿易夥伴。